天天财汇 购物 网址 万年历 小说 | 三峰软件 小游戏 视频
TxT小说阅读器
↓小说语音阅读,小说下载↓
一键清除系统垃圾
↓轻轻一点,清除系统垃圾↓
图片批量下载器
↓批量下载图片,美女图库↓
图片自动播放器
↓图片自动播放,产品展示↓
首页 淘股吧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股票入门 股票书籍 股票问答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平安银行]
股市论谈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商业财经 科技知识 汽车百科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家居生活 设计艺术 财经视频 游戏--
  天天财汇 -> 股市论谈 -> 股市沉浮,散户所不知道的秘密 -> 正文阅读

[股市论谈]股市沉浮,散户所不知道的秘密[第28页]

作者:多胜客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媒体曝配资客1:1也爆仓 60万中产阶层在暴跌中被消灭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5-07-18 07:49


    配资客,60万人,十年积蓄,一个月清零。    
    
    行情好时,人人赚,不知谁在亏钱。    
    时间一到,零和游戏答案出来了。    
    
    6月股民伤情报告
    近3万个500万元以上账户消失
    2015-07-18 11:13:00  来源:

    2015年6月注定是载入 A 股史册的一个月,行情跌宕起伏又颇为悲壮,以至于当月持有市值50万~500 万元的个人 账户有212973个“ 消失”,500万元以上账户也有近3万个不见踪迹。     从持有市值分布来看,截至6月末,在8个持有流通市值区间里,1万元以下的账户数约有1016万户,1万~10万元的有2383万户,10万~50万元有1160万户,50万~100万元有213万户,100万~500万元有155万户,500万~1000万元的有13万户,1000万~1亿元的有7万户,1亿元以上者有4359户。     由此看出,在个人投资者中,持有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数量超过九成,达到92.12%;资产在50万到500万元中户数量占比为7.45%;资产超500万的大户数量仅占0.42%。    若是加上机构投资者数量合计计算,持股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账户数共占0.03%,1000万元~1亿元为0.17%,500万~1000万元的占比0.28%,其余均为中小投资者。     通过数据比较可明显看出, A股还是一个典型的“散户人数取胜、机构大户资金为主”的市场:持有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人数超过九成,其总资产占比仅约9.7%;而人数占比仅为0.03%,持有市值1亿元以上的机构和大户,其持仓占比达到66.8%。    
    

    期货传奇人物逍遥刘强破产跳楼身亡
    2015年07月24日 20:20
    来源:凤凰财经

    7380人参与 786评论
    凤凰财经讯 经过确认消息,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瑞林嘉驰对冲基金操盘手,《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刘强因高位做多期指与配资买股,最终导致破产于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据悉,刘强患抑郁症多年,并曾在大理修养三年。    



    回顾:

    逍遥刘强:对于这次A股股灾的几点反思!

    整整两周时间,我没有发一篇微博,为什么?因为我在痛苦的反思!此次股灾颠覆了我的很多投资原则,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多次怀疑自己是否还适合这个市场?对证监会的无能,对政府救市的昏招,甚至是对自己祖国的不满,都让我感到极度的愤怒。    但这又能如何呢?这次短暂的牛市,成也政府,败也政府。    冷静下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慢慢发现其实问题的核心还是出现在自己的几大性格弱点上。    

    一、对于基本面的过于执着让我忽视了技术面的风控提示。    

    我个人一直是个基本面派,所选的股票的主要原则就是该公司未来的业绩会稳步增长,由此该公司会由一家中小市值的公司成长为中大市值的公司,而我的长线持有则会享受到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股价飞跃。    这种选股方法在多次的牛市中都屡试不爽。    这种忽略短期小波动,长线持有的股票大多数都会有几倍以上的高额回报。    但没想到这种长线持股的方法让我在这次股灾中失去了止损的最佳时机。    很多浮盈非常大的股票刚开始下跌时,我无动于衷。    跌破20日线,我开始重点反思这些股票,基本面毫无问题,继续持股。    跌破30日线,开始意识到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止盈出局。    跌破60日线,觉得这么好基本面的股票居然能跌到这么低的价格,于是重仓买入,马上被套,大盘暴跌,股价跟着暴跌,再止损。    心态彻底乱了。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太过于执着于股票的基本面了,觉得只要是股票好,主力又没出局,我怕什么?没想到赶上了百年不遇的股灾,再强的主力这次都被包了饺子。    

    这次A股的股灾让我想起了1930年美国的大股灾。    从1930年5月到1932年11月,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连续出现了6次大暴跌,道琼斯指数跌到了惊人的41点。    在这场股灾中,近4000人因破产跳楼自杀,5000万人失业,美国和全球进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在这场股灾中,投资大师欧文费雪在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    一代投机天才利弗莫尔在这场股灾中输掉了1亿美元,最终选择开枪自杀。    一直到25年以后的1954年,美国的股市才回到了股灾前的指数水平。    想一想这个场景,何等惨烈!而我们这次A股的股灾,虽然指数还没有如此惨烈,但下跌之快,下跌之猛,覆盖范围之大,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虽属天灾,但其实还是可以避免如此之大的损失的。    这就要靠技术分析的风险提示了。    在这点上,斯坦利克罗是我们的榜样。    最近打算再次重读斯坦利克罗的《期货交易策略》,向大师学习。    

    二、永远不要高估了政府的能力和智商。    

    说实话,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政府是个高智商的精英领导的政府机构。    民主集中制让政府在做一些重大决策时有时比西方的民主制更有效率。    特别是这届的 政府,我更是和大家一样极力看好。    更何况这本来就是新政府一手导演的人造牛市,既然政府需要牛市,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这种万里挑一的意外却恰恰发生了!打死我也想不到,我们政府一手导演的加杠杆的牛市,最终的结果却是政府又反手把杠杆瞬间降下来,导致了股市的流动性危机,买盘和卖盘严重失衡,上千只股票连续跌停,造成了严重的踩踏!说实话,对于证监会这种粗暴的干涉市场,我真的想骂娘!在我看来,这就是渎职,这就是犯罪。    杠杆可以降,场外配资也可以查,但这需要个技巧,你让一列已经加速到30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列车瞬间停下来,不出事故才怪!

    再来谈谈这业余水准的救市,更让人哭笑不得。    各个部门之间的推诿,冷漠,毫无合作精神。    打了半天仗,连对手空头在哪里都不知道。    最后急了甚至采用流氓方法限制股指期货空头开仓,这种明晃晃的违约竟然出自管理层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一个缺乏了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和赌场有何区别?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我国的依法治国还谈何说起?

    这还仅仅是一场小小的股灾,换个角度想,如果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军事战争,我们的国家就靠这些官员去指挥战斗?我不敢想象。    

    如今,与其说是救市,其实不如说是灾后重建了。    因为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人气上,此轮难得的牛市已经结束了。    信任比黄金重要,一个对政府失去信任了的资本市场,还会有牛市吗?我不敢想象。    

    顺便提一句,千万别以为A股股灾已经结束了,看看今天香港股市的大跌,再看看美国中概股的集体跳水,我们的政府老爷们,你们难道还以为这只是市场的正常调整吗?什么叫自毁长城?什么叫内外勾结?虽然我没有证据,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A股的这场股灾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这绝对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外敌可恶,但内奸更可恨!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三、当风险来临时,保命最重要!

    记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有一句经典的话语:“当我看见一个危险信号的时候,我不跟它争执。    我躲开!几天以后,如果一切看起来还不错,我就再回来。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正沿着铁轨往前走,看见一辆火车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向我冲来,我会跳下铁轨让火车开过去,而不会愚蠢地站在那里不动。    它开过去之后,只要我愿意,我总能再回到铁轨上来。    ”这番话非常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投机智慧,令我始终不忘。    奇怪的是,大多数投机者遇到的麻烦是,他们自己内心中的一些东西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在他们应该平仓的时候平仓。    他们犹豫不决,他们在犹豫当中眼睁睁地看着市场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变动了很多个点。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句话,简直太符合股灾时大多数人的心态了。    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再有风险时,记得保命最重要!

    四、缩小自己的投资圈子,学会独立思考!

    说实话,在这次股灾前,我的众多投资圈子中,还是有几位朋友一直在提示市场风险的。    但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朋友那么多,每天都听到成百上千条建议,我怎么可能注意到那寥寥无几的看空者呢。    投资确实需要圈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但除了大量的交流,我们还是需要给自己留下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归根到底,投资是我们自己一个人做决定的事情。    所以,独立思考格外的重要!

    说了那么多,都是事后分析,问题的关键是接下来怎么办?我的个人建议: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如今的市场还未企稳,最好的策略还是现金为王,空仓观望。    如果牛市真的结束了,那现在进入股市就是找死。    如果牛市还能起死回生,那我们也不在乎再晚几天入场。    总之,不要轻易相信政府的任何建议,独立思考,多看少动!

    另外,我再顺便提一句,除了关注股市,我们已经可以逐步开始关注大宗商品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如果A股的牛市真的结束了,大宗商品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祝各位好运!活着就好!
    刘强:牛市赚钱不算真本事成功投资秘诀是“长寿”

    听闻一位我很欣赏的基金业大佬的基金遭遇了大规模赎回,原因竟然是因为他的基金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只有40%,投资者对他大规模持有蓝筹股,而没有去配置创业板表示不满,所以导致了大规模的赎回。    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道是该感到悲哀呢?还是该感到遗憾呢?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散户市场。    很多人宁可自己在股市里赔钱,也不愿意交给专业的机构去管理财富。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人来股市不是来想赚钱的,而是来想过瘾的!如果是想过瘾,当然不能买基金,只有自己在市场里追涨杀跌才叫痛快!

    压抑了多年的股市终于来到了牛市,那些在熊市中赔的遍体鳞伤的“股神”们终于有机会跳上前台,好了伤疤忘了疼,信誓旦旦的说道:你们基金经理也不过如此,一年才40%的收益,你看看我,满仓追涨一只创业板股票,今年的业绩已经翻了好几倍了。    这样看来,我们散户比你们基金经理强!你们还凭什么来帮我们理财?每当这个时候,我从来不申辩,只是表示呵呵。    

    在股市和期货市场里混了快20年了,身边曾经的股神比比皆是。    什么一月翻倍的,什么一年百倍的,我都见过很多,但仍然活到现在的,屈指可数。    市场从来不缺少明星,市场永远缺少寿星。    为什么?因为在牛市赚钱不算真本事,能在熊市里赚钱或者是少赔钱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如果你对基金经理年收益40%还不满意,那我建议你看看巴菲特,他的年化收益率不到20%,却成为了世界首富,为什么?因为他在股市活了50年,而不是5年!让时间飞一会,时间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优秀的基金!

    在5月初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我拜访了很多华尔街的一线基金经理,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投资比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    在美国,如果你的基金可以做到连续年化收益率10%以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大资金来找你。    反观中国,这个收益率恐怕连基金都很难募集出来吧?为什么?恐怕是因为我们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都过于急功近利了吧?大家都想快,都想用1年时间挣到自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这可能吗?当然可能,你可以去买彩票。    呵呵。    

    慢就是快。    欲速则不达。    这些道理恐怕只有经历过几次牛熊转换的投资者才能懂。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持有创业板,相反的,我持有的基金组合中涨的最好的也是几只创业板的股票。    但它肯定不是全通教育,也不会是暴风科技。    原因很简单,我的能力有限,我看不懂这些没有业绩支撑的高价股。    不管是创业板,还是主板,甚至是新三板,在我看来什么板都无所谓,只要这家公司是好公司,只要这家公司在未来能赚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只有这家公司的领导人值得我信任,我就会买入他,一直持有到他的业绩拐点。    

    很幸运的是,我在筹备我的私募基金时,我就对我的投资人说,不要有太高的预期,我的能力只能努力做到长期年化收益率30%,牛市时高些,熊市时低些。    我甚至还自嘲的对自己说,我的榜样就是巴菲特,他才年化收益率20%,我只要努力做到像他一样能在资本市场里活上50年,我就对得起信任我的投资人了。    

    最后,送给各位朋友一则小故事:苹果创始人之一韦恩,在35年前以2300美元卖掉他10%股权,离开苹果。    如今韦恩卖掉的股权价值350亿美元,有人说这是“最昂贵的错误”。    韦恩却不后悔,他说他得到了无价的快乐和健康。    如今,乔布斯留下巨大的财富病逝了,而韦恩还在快乐的活着。    

    没错,努力让自己快乐的活着,长寿比什么都重要!

    祝各位投资人长寿!
    瑞林嘉驰刘强:巴菲特索罗斯和利弗莫尔究竟谁最牛

    2015巴菲特股东大会之旅收获分享:巴菲特,索罗斯和利弗莫尔究竟谁最牛?——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经理逍遥刘强

    如梦境一般的50周年巴菲特股东大会终于落下帷幕。    当我亲临现场,和四万多人同时坐在体育馆里,看着 台上一位86岁的巴菲特和一位91岁的芒格坐在上面侃侃而谈的时候,我的心确实有些激动了。    别的不说,我只问自己一个问题,等我到了91岁的时候,我还能坐在台上六个小时谈如何投资吗?这个恐怕真的很难!

    很多人都喜欢把巴菲特,索罗斯和利弗莫尔拿来对比,既然这个话题如此之热,那我也就来闲聊两句。    

    首先,如果把投资圈比喻成一个江湖的话,那这三位绝对都算得上是绝顶的武林高手。    就像你很难去评价到底是少林厉害,还是武当更强,亦或是峨眉第一那样,其实这三位掌门人只是分别代表了投资圈中的三个门派:基本面派的巴菲特,秃鹫派的索罗斯以及鳄鱼派的利弗莫尔。    

    巴菲特是基本面研究的登峰造极者。    与其说他是在买股票,其实不如说他是在买企业。    就像他说的那样,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么你根本就不应该持有他一分钟!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极难。    但巴菲特居然做到了。    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啊!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何况巴菲特?对企业的充分了解,对企业领袖人品的充分信任,对牛市熊市更迭的充分淡定,对自己判断的充分自信,才能成就了巴菲特50年的巨大成功!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一再强调,他想告诉年轻人,投资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要将其复杂化。    但是,这种简单中蕴含的大智若愚的大智慧[-3.42% 资金 研报],又有几人能懂呢?

    与大智若愚的巴菲特相比,像秃鹫一样猎食的索罗斯更像是一名伟大的投资哲学家。    他在哲学方面的成就绝对不逊色于他在投资界赚到的金钱。    “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相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做法就是认清其假相,投入其中,在假相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这种颇具佛性的言论让索罗斯注定成为了备受争议的投资家。    当然,由于秃鹫的猎食方式过于残忍,索罗斯在大众中的名声显然不如巴菲特更加正面,但这其实恰恰更加说明了索罗斯在投资造诣上要更胜巴菲特一筹!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本来就是黑白颠倒的,如果连颠倒梦想的大众都能认可的投资方法,大概率上不会是什么绝世武功!

    索罗斯虽有一身绝世武功,但遗憾的是罕有人能懂。    他的反射理论被投资界公认为绝世武功秘籍,但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多是看不懂的才是最好的。     尼采的一句话特别适合索罗斯: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与巴菲特和索罗斯相比,我个人其实更崇拜利弗莫尔。    倒不是因为利弗莫尔赚的钱比较多,而是源于那本经典书籍——《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佛法中谈到的最高智慧是布施,而布施中的最高级别是法布施,也就是把自己的智慧无私的分享给众生。    利弗莫尔这本书的法布施帮助了无数在投资中迷失方向的投资者找到出路,这才是利弗莫尔的伟大之处。    

    当然,遗憾的是,利弗莫尔最终自杀身亡的结局总让人扼腕叹息。    当一个人的信仰不足以支撑他的巨大欲望之时,走火入魔就是他的不归之路。    过于自信的性格,放荡不羁的私生活,以及对风险控制的一再放纵,再加上美国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让利弗莫尔最终走向了灭亡之路。    时也运也命也!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该向他们三位投资前辈学习什么?简单一句话:在实战中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战术。    

    学高人者生,模仿高人者死。    为什么?因为法无定法,万事无常。    巴菲特对投资的专一性,索罗斯对机会的把握性,利弗莫尔对趋势的很随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他们,时代也在变化,我们想通过简单的模仿他们在投资中取得好的结果那是不太可能的!莫向外求。    其实佛法中已经讲的很清楚, 大地众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其实投资的秘籍不在于巴菲特,也不在于索罗斯,更不在于利弗莫尔,而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为什么体会不到?因为我们的妄想执着蒙蔽了我们的佛性。    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自己的呼吸,静极生慧,就是这个道理。    

    有时想想也觉得蛮有意思,远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国A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轮大牛市!想想两年以前,同样的股票,价格打折不到三分之一,却无人问津。    想想两年以后,同样的股票,价格乘以三倍,却是炙手可热。    股票变了吗?显然没有。    变的是什么?人心!

    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一个大牌对冲基金合伙人,给手下传阅的 ,摘录一段:“他们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投资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私募基金经理刘强:我们该向股神学习什么?

    山不在高,有人则灵。    这话一点不假。    2015年五月初,来自全世界的几万名巴菲特粉丝们集会美国小镇奥马哈,俨然是一场价值投资者们的大聚会。    我们千里迢迢从遥远的中国飞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也一直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在和巴菲特的校友Donna教授交流时我想明白了很多问题,分享给大家:

    一、巴菲特是不能复制的。    学巴菲特者生,复制巴菲特者死。    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也是一直在跟随市场与时俱进的。    在对巴菲特投资理念形成影响最大的三个人中,格雷厄姆主张用低价去买入具有安全边际的小公司。    而费雪则让巴菲特转向了更加注重公司管理层的选股方法。    当然,对巴菲特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他现在的合作伙伴,芒格。    他告诫巴菲特与其用低价去买入一家差的公司,不如用合理的价格去买入一家出色的公司。    这让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有了质的飞跃。    三位老师,巴菲特把他们的投资理念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所以,名师指路固然重要,但自己的悟性才是成功的关键。    

    二、以戒为师的重要性。    巴菲特能在血雨腥风的资本市场活到50年,靠的不是锋利的快刀,也不是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反而靠的是他的以戒为师,只做自己看得懂的投资机会。    这让他错过了1999年的美国互联网大牛市,但也让他躲过了互联网泡沫的大崩盘。    只投资于简单的看得懂的商业模式,只投资于有护城河的有安全边际的公司,简单加上坚持,巴菲特的淡定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我们这些职业投资者来说,缺少的不是发现机会的能力,而是放弃机会的勇气。    学会放下,学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学会以戒为师,我们才能成为投资马拉松的最后大赢家。    

    三、诚信是巴菲特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尔虞我诈的资本市场里,大家似乎都在拼谁聪明,拼命想占别人便宜,而巴菲特恰恰相反,他的真实和诚信让他成为了真正大智若愚的真人。    在每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信上,巴菲特从来不是只报喜不报忧,反而会把自己今年投资中的遗憾坦诚的告诉所有股东,这种海纳百川(微博)的胸怀和坦诚的做人原则在大多傲慢自负的基金经理中实为罕见。    厚德载物,你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你可以承载的财富,这话一点不假。    在Donna教授眼中,巴菲特是一位幽默,风趣,没有架子,让别人感到非常舒服的智者。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掌管那么巨额的财富。    

    四、投资股票的精髓不在于关注盘面,而是在于背后的调研和超级耐心的等待。    巴菲特很少关注股市盘面,他绝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寻找出色的上市公司,然后耐心等待市场对它错误的定价时,重仓买入,长期持有。    巴菲特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他从来不担心他买入股票后交易所停牌五年,因为他买的公司都值得他持有一辈子。    对比一下我们国内投资者的短线追涨杀跌,投资的境界差距可见一斑。    有意思的是,巴菲特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恰恰是缺乏足够的耐心,他坦诚他听别人说话很难超过五分钟,看来股神也是个急脾气啊。    

    五、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到底是否适合于中国?这个恐怕永远没有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每个投资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巴菲特。    我本人是个利弗莫尔迷,和大起大落的投机天才利弗莫尔相比,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财富量级其实远不及当年的利弗莫尔。    但天资更好的利弗莫尔最终自杀身亡,而大智若愚的巴菲特却是善始善终,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人生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你的智商,而是取决于你的人生智慧。    慢就是快,做投资领域里的乌龟,而不是着急的兔子,你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页 上一页[27] 本页[28] 下一页[29] 尾页[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股市论谈 最新文章
低位割肉,高位抢筹重复的小散命运!
11月,我是亏货,还是赢家?
我的短线成功率在80%以上。。。
如何用易经预测股市!百分九十的人都不知道
股市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股市小白个人记录
我想放弃上学,做一个职业炒股人,现在很迷
仅仅记录一下自己,有时间的朋友也坐下来可
开贴讲缠论
请在这轮牛市中总资金翻了超过十倍的同学分
上一篇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加:2021-12-22 12:55:57  更:2021-12-22 13:00:17 
 
 
股票涨跌实时统计 涨停板选股 分时图选股 跌停板选股 K线图选股 成交量选股 均线选股 趋势线选股 筹码理论 波浪理论 缠论 MACD指标 KDJ指标 BOLL指标 RSI指标 炒股基础知识 炒股故事
网站联系: qq:121756557 email:121756557@qq.com  天天财汇